3月24-26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等承擔的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典型海灣受損生境修復生態(tài)工程和效果評價技術集成與示范”啟動暨學術研討會召開。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輝出席會議并致詞,科研處副處長王子峰主持會議。
會上,王輝副所長為項目專家委員會專家頒發(fā)了聘書。專家委員會由中國海洋大學李永祺教授和陳大剛教授、水科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馬紹賽研究員和莊志猛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王宗靈研究員、山東省海水養(yǎng)殖研究所李美真研究員、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劉保忠研究員,以及中天恒信(北京)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劉建寶注冊會計師8名專家組成。
楊紅生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總體實施方案,各承擔單位負責人分別匯報了項目子任務及各課題實施方案。與會專家圍繞項目研究任務、技術路線、預期成果、考核指標和組織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劉建寶注冊會計師做了《國家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項目財務制度》的報告,詳細講解了項目經費支出的有關財務制度,對項目經費的科學有效使用提出了具體建議。
楊紅生研究員強調,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進一步提升工程水平,完善評價體系,建立預測動態(tài)模型,量化生境受損,嚴格監(jiān)督經費使用,并提出了區(qū)域特色化、設施標準化、技術系列化、體系工程化、評價歸一化、預測模式化、成果示范化和資料集成化的研究目標。
2013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典型海灣受損生境修復生態(tài)工程和效果評價技術集成與示范”是2008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典型海灣生境與重要經濟生物資源修復技術集成及示范”的滾動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作為牽頭承擔單位,聯(lián)合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山東省海水養(yǎng)殖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和福建省水產研究所8家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承擔。項目瞄準國家重大需求,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海灣受損生境修復提供裝備和技術支撐,也將為我國近海漁業(yè)資源養(yǎng)護探索出一整套生態(tài)、高效、穩(wěn)定的發(fā)展模式。
與會領導和專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