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試驗現(xiàn)場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制的無人動力傘裝備在某試驗基地順利完成了高海拔飛行性能測試、自主飛行試驗、遠距離物資投放試驗等飛行測試,全面完成了自主型無人動力傘的關鍵技術驗證。
自主型無人動力傘裝備作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機器人化地震應急搜索裝備研制”的重要組成裝備,旨在解決大范圍災情搜索、重要救災物資遠距離投放的難題。該型動力傘裝備能夠續(xù)航4小時以上,具備200Kg載荷能力,可在海拔4000米進行穩(wěn)定飛行,具備長航時重載荷等優(yōu)點。同時,該裝備配備了可見光及紅外光電載荷,極為適合在地震災害發(fā)生時進行震區(qū)的快速信息獲取與物資投放,為國家地震搜救隊提供了一種信息搜索和物資投放兩用型無人空中裝備。
試驗期間,中國地震局國家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中國兵器集團領導到試驗現(xiàn)場觀看并指導了無人動力傘高海拔自主飛行試驗,對大載荷200Kg無人動力傘裝備的試飛成功給予了高度評價,期望將無人動力傘裝備應用到地震搜索、物資投放、啞彈搜索等領域。
本次高海拔試飛成功,標志著沈陽自動化所已經突破了無人動力傘平臺設計、自主控制、載荷集成配平等多方面關鍵技術,并順利完成了國家科技支撐課題“機器人化地震應急搜索裝備研制”的高海拔技術驗證。(機器人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