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日前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fā)表了海洋研究所劉保忠課題組參與完成的研究論文"Scallop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evolution of bilaterian karyotype and development",課題組郇聘副研究員為該文并列第一作者。
本研究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挪威Bergen大學、美國Rutgers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研究團隊解析了重要的雙殼貝類蝦夷扇貝的全基因組序列,發(fā)現(xiàn)在超過3億年的演化過程中扇貝基因組變化緩慢,其全部19對染色體的結(jié)構(gòu)與預測的現(xiàn)有多數(shù)動物共同祖先的17對染色體保持了驚人的一致性,這種保守性遠超過了其它已知基因組信息的動物。通過對Hox基因的分析,研究人員提出了關(guān)于Hox基因表達的嶄新概念——分段共線性(subcluster temporal co-linearity, STC)。其中,劉保忠課題組對扇貝的全部11個Hox基因在胚胎和幼蟲期的動態(tài)表達規(guī)律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研究成果充分支持了STC假說,為論文提供了關(guān)鍵的實驗生物學佐證。
論文鏈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17-0120.
a:蝦夷扇貝Hox基因的組成;b:扇貝與其它冠輪動物Hox基因的聚類分析;c:轉(zhuǎn)錄組分析表明Hox基因在表達時間上呈現(xiàn)分段共線性;d:四種leading Hox基因在扇貝胚胎中呈空間共線性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