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中科院海洋所李鵬程研究員等人完成的“防治糖尿病的藥物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專利號: ZL 03138785.3)
本發(fā)明涉及海洋藥物的研究與開發(fā),具體講是一種降低血糖海洋藥物一一防治糖尿病的藥物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屬于海洋生物技術領域。該藥物化合物在抗血糖、調(diào)血脂、增強免疫力、抗凝血等方面顯示出的活性,受活性基團硫酸酯基及其分子量影響。其制備方法屬均相反應,簡單易行,操作成本低,污染少,原料利用率高。
眾所周知,殼聚糖是自然界大量存在的一類天然生物多糖,無毒,具有很多生物活性, 如抗腫瘤、增強免疫力等,但殼聚糖不溶于水的性質(zhì)限制了它的應用。
現(xiàn)有技術中對殼聚糖硫酸酯(CSB)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有:殼聚糖硫酸酯(CSB)含硫量較低,硫酸酯基含量小于33%。因殼聚糖不溶于水,很多人用非均相反應,這就造成殼聚糖利用率很低?,F(xiàn)又有人研究,用均相反應,但其所使用的酸溶劑為二氯乙酸。此酸溶劑價格高(94元/500m1),雖然可增加殼聚糖的利用率,但總成本未見起色。還有人,在N2氣氛下反應2~8h制備殼聚糖硫酸酯(CSB),其方可使殼聚糖硫酸酯(CSB)的含硫酸酯基量僅達到32.7%;還有人主要研究殼聚糖硫酸酯(CSB)的抗凝血活性,抗艾滋病方面應用,而對其降血糖方面功效,還未見報道。